Published on

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

Authors
  • avatar
    Name
    hpoenixf
    Twitter

表达的逻辑与金字塔结构

逻辑表达的顺序

  • 容易理解的顺序

    • 先讲主要的、抽象的内容。
    • 再讲次要的、支撑的内容。
  • 理想结构:金字塔结构

    • 纵向:任意层次的思想是对下层的总结。
    • 横向:多个思想共同组成一个逻辑推理过程。
  • 记忆原则

    • 人类难以记住超过 7 个思想,应抽象组合归类分组

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?

  1. 清晰表达

    • 自上而下表达,结论先行
    • 自下而上整理,总结概况
  2. 逻辑组织

    • 推理到结论
    • 按时间顺序、空间顺序、重要性顺序组织内容。

金字塔内部结构

1. 纵向结构:疑问-回答式

  • 吸引注意力。
  • 进入下一层次时,让读者产生新的疑问。

2. 横向结构:归纳或演绎

  • 归纳:总结下层思想。
  • 演绎:通过推理支持上层结论。

如何构建金字塔?

1. 自上而下的方法

  1. 提出主题思想
  2. 设想读者的主要疑问
  3. 写序言(使用 SCQA 模型):
    • S(Situation):背景。
    • C(Complication):冲突。
    • Q(Question):疑问。
    • A(Answer):答案。
  4. 与读者进行疑问-回答式对话
  5. 对每个新疑问重复步骤 4。

2. 自下而上的方法

  1. 适用于主题和疑问不明确时
  2. 从关键层次着手:
    • 列出思想观点。
    • 找出逻辑关系。
    • 推导得出结论。

序言的写法:SCQA 模型

讲故事的方式

  • 背景(Situation):描述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存在的问题。
  • 冲突(Complication):说明面临的困难或矛盾。
  • 疑问(Question):引发读者疑问。
  • 答案(Answer):提供解决方案。

常见例子

背景冲突疑问
需要完成任务碰到困难怎么做?
存在问题提出方案怎么实施?
存在问题有人提出方案怎么验证?
采取行动未达到预期找到原因?

思考的逻辑

  1. 应用逻辑顺序

    • 前因后果。
    • 整体局部。
    • 按重要性分组。
  2. 确保

    • 各部分相互独立、不重叠
    • 无遗漏。
  3. 概况思想

    • 使用结构化分析。
    • 寻找因果关系。
    • 归类分组。

通过金字塔结构和 SCQA 模型,可以高效组织思想、清晰表达逻辑,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内容核心。